2025年房市如何?台灣房市會走向何方?如何利用指標判斷房市景氣?

目錄

想要在2025年低買高賣,就需要掌握房市景氣的波動。如何抓準「房市景氣」的變化?答案是透過「房市指標」。這些指標能夠幫助我們解讀市場的走向,並且讓投資者在不同階段做出明智的選擇。房市指標可以分為三大類:供需面、價格銷量面及資金面。本文將專注於住宅市場,帶大家了解如何通過這些指標來判斷市場的走勢,幫助大家在自己的投資決策上更具信心。

房市如何?關注住宅的供需狀況!

台灣的房市可分為兩大領域:商用不動產市場與住宅市場。商用不動產包括商辦大樓、旅館、購物中心等,這些通常是保險公司、大型投資機構的資金遊戲,與我們今天的重點—住宅市場—無關。因此,本文將專注於住宅市場的相關指標,幫助大家了解供需狀況對房市的影響。

住宅市場的供需:從建照與使照看未來趨勢

 

當我們談論住宅市場的供需時,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「建照」與「使照」。這兩項指標可以讓我們了解建商對未來市場的預期。

  1. 建照核發數量
    建照是建商在興建新住宅前必須申請的批准文件,它反映了建商對未來房市的信心。如果建商認為未來幾年房市將保持旺盛,他們會增加建照申請,這將提高供給。而若建商預測市場將走弱,則可能會減少申請建照的數量。因為建設期通常為2-3年,這意味著建照的核發數量通常會提前反應未來市場走勢,所以這是個「領先指標」。
  2. 使照核發數量
    使照是住宅建成後必須向政府申請的證書,它代表著住宅可以正式交屋並辦理過戶等手續。當房市景氣不佳時,建商可能會推遲申請使照,避免造成房屋「屋齡」的過早計算,影響銷售價格。因此,這也是判斷房市景氣的一個重要指標。

建照與使照的循環模式

 

根據建照與使照的數據變化,我們可以大致劃分房市的四個週期:

  1. 房市成長期
    當使照數量上升且建照數量也在增加時,這代表建商信心十足,市場景氣處於成長期。
  2. 房市高原期
    當使照數量上升但建照數量開始下降,這表示建商對市場信心開始減弱,雖然房市仍然繁榮,但正處於即將反轉的高原期。
  3. 房市衰退期
    當使照與建照數量都在下降,這通常代表市場進入衰退期,建商對未來的預期悲觀。
  4. 房市復甦期
    在使照數量仍在下降但建照數量開始回升時,這表明建商信心回升,房市進入復甦階段。

 

房市如何?觀察價格與交易量!

了解了供需端的變化,接下來我們要關注的就是價格與交易量的變動。這兩個指標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當前市場的熱度。

 

價量變動四象限圖

 

房市的價量變動有四個象限,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價格與交易量之間的關係:

  1. 第一象限
    交易量上升且價格上漲,代表需求強勁,市場景氣處於擴張狀態。
  2. 第二象限
    當價格持續上升,交易量卻開始下降,這表示市場過熱,價格已達高點,需求減弱。
  3. 第三象限
    交易量進一步下滑,價格可能進入下降通道,市場情緒較為悲觀。
  4. 第四象限
    當價格達到低點,交易量卻回升,這是房市復甦的信號,需求重新回升,市場進入回升期。

 

價格與交易量指標

 

在分析價格與交易量時,不僅要關注數值大小,更重要的是關注其變動率(例如年增率與月增率)。以下是兩個關鍵指標:

  1. 住宅價格指數
    這是由內政部計算的全國住宅價格指數,根據實際交易資料得出。通常我們會關注它的年增率,從而了解房價的走勢。
  2. 交易量指標(房屋移轉登記)
    交易量直接反映了市場的熱度,交易筆數的變化能夠準確揭示房市的活躍度。

房市如何?關注資金面的流入

資金面的變化同樣是房市景氣的重要指標。當資金大量流入房市,可能會推高價格並使市場過熱。以下是兩個可以觀察的資金指標:

  1. 房貸餘額
    房貸餘額反映了台灣市場上居民的購房需求。新承作的房貸數額越高,意味著購房者信心較強,市場需求增加。
  2. 建築貸款餘額
    建築貸款餘額指建商借貸的金額,反映了建商對未來市場的信心。貸款餘額高通常意味著建商正在積極推案。

房市指標應該如何運用?

總結來看,房市的景氣循環主要由「供需關係」、「價格與交易量」以及「資金面」三大因素影響。在分析房市時,我們需要關注多個指標的變化,並從中判斷市場走勢。最重要的是,供需狀況是我們理解市場的核心,並且應該密切關注總體經濟環境的變動,因為這將直接影響房市走向。

最後,了解房市的指標需要時間與實踐。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利用上述提到的學習資源,提升自己對房市趨勢的判斷能力。

馥誠惟真
馥誠惟真

案名: 馥誠惟真

基地位置: 桃園市大園區園六街與文興街叉路口

基地面積: 約347.11坪

坪數規劃: 約24-33坪

戶數規劃: 40戶

點我看更多建案

延伸閱讀